
|
彭小兵 职 称:教授/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:社会治理与公共政策;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 联系方式:pxbmx@cqu.edu.cn |
教育、研究或研修经历:
1994.09-1998.06,江西师范大学,经济信息管理专业,获经济学学士学位
1998.09-2001.06,002cc白菜资讯,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,获管理学硕士学位
2001.09-2004.06,002cc白菜资讯,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,获管理学博士学位
2004.09-2007.05,002cc白菜资讯,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,博士后出站
2010.01-2011.01,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(University of California, Berkeley),访问学者
2012.05,中共重庆市委党校,第12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
2013.04,中共中央党校,第51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
社会职务:
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: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
重庆市普通本科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
重庆市行政管理学会理事
重庆市应急管理专家
重庆市巾帼园客座教授
重庆长江工商管理研究院研究员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、国家留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
研究方向:
社会治理与公共政策;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
奖励及荣誉:
2024,002cc白菜资讯教书育人奖(先进工作者)
2022,002cc白菜资讯“河钢奖教金”优秀教师奖
2020,002cc白菜资讯教书育人奖(优秀教师)
2020,002cc白菜资讯“唐立新奖教金”优秀教学教师奖
2016,002cc白菜资讯“先进工作者”
2011,首批重庆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
2011,002cc白菜资讯“黄尚廉院士青年创新奖”
2007,002cc白菜资讯“优秀青年教师奖”
2007,中国重庆•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奖
开设课程:
本科生:《管理学》《公益慈善与社会发展》《公益慈善事业管理》;研究生:《公共政策分析》
科研项目:
2024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,中国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构建与实践路径(批准号:24&ZD107),首席专家/项目主持人
2024,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,“情况通报引致型社会负面情绪的风险评估、形成机理与化解机制研究”(批准号:24YJA630068),项目主持人
2022,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大课题,“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重庆乡村教育振兴有效衔接研究”(批准号:K22YA201001),项目主持人
2020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,“社会力量参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‘三社联动’机制研究”(批准号:20VYJ031)),项目主持人
2023,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题案例专项,“耕读聚合力,红色传万里:江西安福耕读文化与重庆红岩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本土实践”(项目编号:ZT-211061118),项目主持人
2022,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题案例专项,“传统文化中的治理之道:谷村、安居古镇、龙潭村传统文化的现代挖掘与传承”(项目编号:ZT-221061139),项目主持人
2021,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题案例专项,“资源整合与动力内生: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实践”(项目编号:ZT-211061118),项目主持人
2020,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题案例专项,“西南少数民族山区的脱贫实践”(项目编号:ZT20202025),项目主持人
2019,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,“金融支持重庆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研究”(批准号:2019YBJJ047),项目主持人
2015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“基于邻避效应涌现机制的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机理与治理研究”(批准号:71573024),项目主持人
2013,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,“三峡库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支持模式创新研究”(批准号:2013YBJJ031),项目主持人
2013,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,“邻避运动、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演变及防治研究:借力社会组织‘诉求-承接’的视角”(批准号:13YJCZH138),项目主持人
2007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“城市拆迁中的多方博弈机制及政策设计研究”(批准号:70703039),项目主持人
2009,民政部“中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”理论研究部级课题,“社会组织在预防和化解群体性社会事件中的作用研究”(项目编号:2008MZACR001-0903),项目主持人
2008,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,“重庆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金融要素市场培育研究”(批准号:2008-JJ22),项目主持人
2007,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,“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金融业产业集群研究”(批准号:2007-JJ15),项目主持人
科研奖励:
2024,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
2020,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
2014,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
2009,国家民政部“中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”理论研究部级课题二等奖
2008,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
代表性科研成果:
论文:
2024,“资本嵌入与文化共生的乡村振兴动力机制——以江西省S村为例”,《农林经济管理学报》,第2期
2023,“正向行动塑造:村民自治制度的场域建构逻辑——基于G市A村的个案研究”,《南京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
2022,“乡村振兴中地方政府的注意力配置差异与治理逻辑研究——基于410份政策文本的扎根分析”,《中国行政管理》,第9期
2022,“生成进路下人工智能的道德主体地位”,《自然辩证法研究》,第8期
2020,“殡葬改革中的公众‘消极响应’现象研究——基于动员过程的跟踪分析”,《公共行政评论》,第6期
2020,“技术治理与制度道德”,《自然辩证法研究》,第6期
2020,“权力围猎场:腐败关系网络是如何搭建的——基于动机理论的行贿路径与腐败治理研究”,《理论与改革》,第3期
2020,“人工智能应用嵌入政府治理:实践、机制与风险架构——以杭州城市大脑为例”,《甘肃行政学院学报》,第3期
2018,“关注价值、重拾信任:再论社会工作本土化”,《云南社会科学》,第1期
2018,“组织动员、资源内生和市场对接:贫困社区内源发展路径——基于云南省L中心的考察”,《中国行政管理》,第6期
2017,“邻避效应向环境群体性事件演化的网络舆情传播机制——基于宁波镇海反PX事件的研究”,《情报杂志》,第4期
2017,“应对信息洪流:邻避效应向环境群体性事件转化的机理及治理”,《情报科学》,第2期
2015,“社会工作介入地震灾区的社会秩序重建研究——基于社会资本积累的视角”,《社会工作》,第6期
2010,“社会组织在化解城市拆迁矛盾中的作用研究——基于利益博弈的架构”,《城市发展研究》,第4期
2009,“城市拆迁中的利益冲突与公共利益界定——方法与路径”,《公共管理学报》,第2期
著作/教材:
2025,《公益慈善学导论》,北京:电子工业出版社
2024,《乡村振兴案例与分析》,北京:经济科学出版社
2023,《文化与社会通识教育》(第二辑),成都: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
2021,《文化与社会通识教育读本》(第一辑),成都: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
2020,《管理学概论》,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
2018,《公益慈善事业管理》(第2版),北京:电子工业出版社
2017,《管理学基础》,重庆:002cc白菜资讯出版社
2016,《城市房屋拆迁研究:利益博弈与政策设计》,北京:电子工业出版社
2012,《公益慈善事业管理》,南京:南京大学出版社
2010,《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研究——以重庆为例构建区域金融体系》,北京:科学出版社
2005,《国企债转股——博弈模型及机制设计》,重庆:重庆出版社
2005,《民营企业二次创业——基于战略的理论与案例》,北京:知识产权出版社
报告:
2020.10.24,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、中共重庆市委党校(重庆行政学院)“决胜全面小康,决战脱贫攻坚”理论研讨会,重庆,《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的“教育+产业+社保+慈善”联动治理构想》
2017.08.20,中国社会学学会社会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社会政策国际论坛,江西财经大学,《组织动员、资源内生和市场对接:贫困社区内源发展路径——基于云南省L中心的考察》
2014.11.22,第三届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学术交流会“社会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社会工作职业能力建设”,江西南昌,《防治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》
2010.11.08,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,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, Berkeley,《Public Governance of Social Clashes surrounding Urban Housing Demolition and Relocation in China: A Cultural Value Viewpoint》(Invited Lecture)
2007.04.30,2007中国重庆·青年人才论坛主论坛,重庆国际会展中心,《推进金融业集群发展,促进重庆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》